近日,經南昌海關所屬贛州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后,鉛廠鎮桂源竹木發展廠生產的兩批53.6噸、貨值80.9萬元的竹簽等竹制品發往印度尼西亞。竹制品出口海外是我縣竹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鉛廠鎮桂源竹木發展廠竹簽生產車間。
一根翠竹帶動一方經濟,一片竹材在科技的支撐下創新突圍。以竹為食、以竹為品、以竹興業、以竹促文……我縣是遠近聞名的竹子之鄉,竹林面積達73.4萬畝,活立毛竹蓄積量1億株,年產商品竹1000萬根以上,2021年竹產業綜合總產值16.89億元。
舉目千山層層綠竹林豐產基礎牢
“前些日子,林業技術專家來到我們基地,講解了筍竹兩用林的培育技術,這幾天天氣好,來到竹林里清理下雜草和枯死竹。”豐州鄉村民彭廷雄介紹說,有了政府的幫扶,大家日子有盼頭,家家戶戶都到竹林里實施砍雜撫育工作。
?崇義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竹海。
鄉鄉有項目,村村有基地,戶戶有獎補。我縣成立竹產業協會,探索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發展模式,積極引導林農以合資、合股等形式組建竹業經濟合作組織。竹農按照科學栽種撫育、合理間伐,筍竹兩用林規模效應凸顯,一改以往“望竹興嘆”的局面,從原來單竹筍增收轉變為竹筍、竹材雙增收。目前,全縣已組建15個竹產業專業合作社,合作農戶達1720余戶。
“做好示范基地建設,才能更好推動竹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黃芳鋒介紹說,通過定向培育,該縣在各鄉鎮進行毛竹豐產林基地建設,建成筍竹兩用竹林基地20萬畝,商品竹林50萬畝,產筍基地3萬畝。
風擺玉干節節高竹業發展鏈條長
在魚梁工業園的綠潔竹業公司,生產車間機聲隆隆,工人們正忙著將毛竹斷料、開片、沖條、篩選,多道工序下來,竹料“脫胎換骨”,成型成品。“這些竹筷、竹簽等產品,經海關檢驗合格后,馬上要發往海外。” 該公司總經理朱挺亮告訴記者,公司的竹產品在海外廣受歡迎,訂單不斷,兩年內預計年銷售額能到4000萬元,對此公司投入100多萬引進新設備、新技術,以適應市場發展需求。
?崇義益佳木業有限公司竹膠板生產車間。
在綠潔竹業公司不遠處,益佳木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同樣是一片繁忙。記者看到,工人將竹絲放到生產機器上,再經高壓黏合、涂漆等工藝,一張張重竹地板就此誕生。“這種產品應用范圍很廣,在建筑行業能“一展身手”,澆砼工程施工也少不了它,還可以用作車廂底板、集裝箱底板和活動房屋墻板。”該公司董事長劉顯亮說,近年來,公司以數字化技術重塑生產力,產業研發和專利申請有了長足進步,棧道竹材、竹籬笆、竹家具等產品線日益豐富,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從無到有,現已擁有10多項,預計今年竹木產值可達1.2億元。
縣林業局局長黃學鵬介紹,通過科技引領、政策扶持等措施,我縣立足竹資源優勢和竹產業基礎,打造產業示范園,建立科技創新研發平臺,對竹產業鏈進行延伸,讓竹產業品類更齊全、業態更豐富的。
漫步翠林人人樂竹旅融合業態新
盛夏時節,走進馬腦嵊竹產業示范園,蒼翠竹林映入眼簾,郁郁蔥蔥風景獨好,沿山路漫步,每一處轉角都是一幅絕美景象。游客們紛紛拿起手機,定格竹林美景。
文廣新旅局干部鐘才旺告訴記者,縣里會不定期舉辦“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住農家屋、品農家果、享農家樂”為主題的鄉村竹業生態旅游節,以此吸引眾多城市游客前來餐飲、休閑、娛樂,并通過山珍極品“全竹宴”,弘揚中華傳統竹文化,拓展生態旅游發展空間。
“這里的竹樂表演讓人耳目一新,竹樂器演奏的樂曲宛轉悠揚,仿佛置身竹林。”組團前來游玩的王永輝聽完竹板琴、竹鼓等竹樂器的表演,對此驚嘆不已。
?崇義縣竹樂樂團的演員在教學生演奏竹板琴。
同樣吸引他的還有旁邊精美的竹工藝品,王永輝饒有興致地和銷售人員聊起竹編產品的制作工序來,經過銷售人員的講解和推薦,他挑選了竹茶葉罐、竹飯勺等竹制工藝品。
“竹工藝品制作需經過20多道工序,工序繁瑣,收入卻不高,在很多匠人快要放棄時,竹旅融合發展,給這個行業帶來新的生機,并在市場的需求下,有了創新和發展。”鐘才旺如數家珍地說:“‘竹+文旅’是大產業,以竹為核、以竹育文、以竹促旅,打造竹產業與景區、教育、文化深度融合,竹產業才能插上騰飛的‘翅膀’。”
(文章來源:崇義融媒體)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