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相間的綠道成為村民游客散步的好去處 張卉 攝 攝
“竹林發(fā)展的春天到了。”站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杭垓鎮(zhèn)和村村村口,村民劉光和望著遠處的毛竹林,一臉滿足。
已入古稀之年的劉光和,是村里為數不多仍在堅持上山砍伐毛竹的人,“把竹林流轉給合作社經營后,每年都有收益,再也不用擔心以后沒人砍毛竹了?!?/span>
安吉被譽為“中國第一竹鄉(xiāng)”,擁有毛竹林面積87萬畝,曾以中國1.8%的竹產量創(chuàng)造了20%的產業(yè)產值。隨著毛竹價格逐年下降,該縣毛竹林出現“拋荒”現象。
安吉縣上墅鄉(xiāng)民宿老板通過直播介紹古道竹林風景 張卉 攝 攝
綠色低碳背景下,聚焦竹產業(yè)二次振興,安吉創(chuàng)新推進竹林碳匯改革。
2021年12月28日,該縣上線中國首個“兩山”竹林碳匯收儲交易中心,打通竹林碳匯從生產到收儲、交易的渠道,實現碳匯“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變現”。
“農戶林權統一流轉到村專業(yè)合作社,實行統一經營管理,經核證后形成碳匯產品包,通過‘兩山銀行’進行收儲交易。”安吉縣林業(yè)局森林碳匯科科長諸煒榮介紹,竹林碳匯交易所得凈收益的70%,將反哺給被收儲的村集體和鄉(xiāng)鎮(zhèn)。
目前,已有4家企業(yè)按照59元(人民幣,下同)每噸的均價成功交易56.28萬元。其中,國家電網湖州供電公司購買的2000噸碳匯,成為首筆跨縣交易。
“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領域,我們正積極融入綠色低碳發(fā)展,選擇通過購買碳匯來中和重大電力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眹译娋W安吉縣供電公司發(fā)展建設部主任楊一峰介紹。
安吉縣報福鎮(zhèn)竹林間農戶忙著種植楊桐 張卉 攝 攝
楊一峰直言,竹林碳匯交易產生的收益既可用于反哺生態(tài)修復,又可反哺鄉(xiāng)村集體經濟平臺,是安吉、湖州乃至浙江實現綠色低碳共富的有效途徑。
如何突破竹林退化困境,安吉探索已久。
早在2010年,該縣便與浙江農林大學國家竹林碳匯重點實驗室等機構開展合作,為碳匯收儲交易奠定理論基礎和政策依據。
“開展竹林碳匯交易試點,標志著安吉竹林碳匯工作從院校科研走向市場化實踐應用?!敝T煒榮介紹,安吉預計到2025年達到碳匯項目儲備80萬畝以上,年產碳匯50萬噸以上。
竹林碳匯收儲交易的率先實踐,更得益于安吉靶向精準的綠色金融改革創(chuàng)新。
諸煒榮介紹,竹林碳匯收儲交易過程中,金融機構將針對村集體(農戶)、購匯企業(yè)及收儲平臺推出綠色金融產品,為碳匯交易收益保底護航。
“這是重大的發(fā)展機遇,也是保障竹產業(yè)長期發(fā)展的源頭活水?!焙价蜴?zhèn)副鎮(zhèn)長姚鋮介紹,目前該鎮(zhèn)近20萬畝毛竹林面積已全部測量完成,并進行碳匯測算。
姚鋮說,后期將由安吉縣“兩山銀行”全鏈代理增匯工程,通過修建林道路、毛竹加工點等,抱團形成集中集聚的可交易碳匯產品,以盤活、重振整個竹產業(yè),讓“資源從農民手中來、效益回到農民手中去”。
“對于百姓來說,竹林碳匯是個新鮮事物,我們挨家挨戶上門把政策講透。”和村村黨委書記李再清介紹,原先該村40%毛竹林都已荒廢,聽說竹林空氣也能賣錢后,大伙都很支持。
今年,安吉全面推廣竹林碳匯示范地建設,不少村莊迅速響應,百萬畝竹林“活”了起來。
“竹林碳匯交易只是一個起點,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推動綠色金融賦能生態(tài)資源實現有效轉化,形成良性循環(huán)。”諸煒榮說,落實“雙碳”目標,實現共同富裕,未來可期。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