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發揮竹資源的生態和經濟優勢,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中指出,要大力保護和培育優質竹林資源,構建完備的現代竹產業體系。到2025年,全國竹產業總產值突破7000億元;到2035年,全國竹產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
▲圖據國家林草局
到2035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竹產業強國
我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竹國,竹資源品種豐富、現有竹子品種500余種,集中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等16個省區,根據國土三調發布的數據,竹林地面積超過700萬公頃。竹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是極具活力和潛力的綠色富民產業。
《意見》指出,到202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現代竹產業體系,竹產業規模、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優質竹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明顯改善,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龍頭企業、產業園區、產業集群,竹產業發展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到2035年,現代竹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基本建成,主要竹產品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我國成為世界竹產業強國。
《意見》還進一步明確了竹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提出了構建現代竹產業體系,加強優良竹種保護培育,培育優質竹林資源,做大做強特色主導產業。
同時,《意見》要求,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積極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打造創新型企業集群等,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同時,采取促進集約經營和集群發展、竹產業與竹文化深度融合、改善生產經營基礎設施等舉措,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國家林草局:鼓勵地方建立竹產業投融資項目儲備庫
如何才能讓“竹產業”的新風口造福更多人,如何才能確保《意見》中的目標任務能夠如期完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業和草原改革發展司負責人表示,將實施幾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投入機制,要求各地落實鄉村振興等有關政策,按規定支持符合條件的竹產業新型經營主體、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建設;鼓勵各地創新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完善財政支持政策,重點支持竹產業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技術裝備改造、新型經營主體培育、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建設等領域;鼓勵符合條件的社會資本規范有序設立竹產業發展基金。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完善金融服務機制,引導金融機構開發符合竹產業特色的金融產品;將符合條件的竹產業貸款納入政府性融資擔保服務范圍;鼓勵地方建立竹產業投融資項目儲備庫,助推竹產品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
三是優化管理服務,將竹產業作為集體林業改革發展的重點領域,完善各項管理服務措施;大力推進產地標識管理、產地條形碼制度和竹林認證標識應用;在不破壞生態、保護耕地和依法依規的前提下,保障重大竹產業項目、竹林生產經營配套設施建設等用地需要。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個聯合發文部門的溝通協調,推動相關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并積極爭取更多支持政策;指導各地特別是主要竹產區林草主管部門因地制宜編制專項實施方案,出臺配套政策措施。
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吳陽 北京報道
編輯 譚王雨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