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產業是現代林業的四大朝陽產業之一,贛州市是竹類植物的自然分布地,也是我國南方毛竹重點產區,竹林面積346萬畝,占全國竹林面積的3.29%,占全省竹林面積的19.6%。近年來,贛州市立足資源優勢,把竹產業作為林業特色產業之一,通過植好一片竹林、帶動一方企業、傳承一種文化,推動竹產業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
在崇義縣橫水鎮大密村,竹海碧波蕩漾,蔥綠俊秀,竹林間華軍正在墾復毛竹,他承包的490多畝竹林,經過縣里專家的指導,建設筍竹兩用林,挖筍、砍竹,每畝每年能收入3650元。
崇義縣毛竹資源豐富,新建筍竹兩用林基地,打造了關田竹產業園,探索建立崇義“好竹易”產業數字化平臺,規劃布局鄉村初加工標準廠房,推動竹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目前,全縣有近4萬農民從事竹業,約占全縣農民的3/4,竹業年產值達3.1億元。
初級廠房標準化建設后,配套設施日益完善,企業承載力不斷增強,產能提速初步顯現,和往年相比較,有的加工廠已實現產能翻番。”崇義縣林業局局長黃學鵬介紹說道。
近幾年,隨著國家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戰略的實施,省、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發展竹產業的好政策,吸引許多外出務工的企業家、個體戶回到家鄉,支持家鄉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進入五指峰鄉,你會發現隨風而來是滿目的翠綠,毛竹根根矗直、涌起陣陣綠濤。據悉,上猶縣現有以毛竹為原料的竹材加工企業13家,年加工消耗毛竹約240萬根,多數用于生產竹拉絲、竹筷等初級加工產品。據了解,為支持竹產業更好發展,上猶縣將在營前鎮與公司新建一個竹材加工基地,充分整合周邊的竹資源,為竹加工公司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供應,目前該項目已經啟動。
贛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負責人許賀表示,“毛竹直接與鄉村經濟相結合,可以解決林農賣毛竹難的問題,經深加工的竹產品價格更高,也將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該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竹資源高效應用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營竹建材及竹家居的定制化生產服務,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歐洲等地。
“我們生產的竹制品七成出口海外,銷往東南亞、歐美等地區,出口產品以牙簽、竹筷為主。”崇義縣桂源竹木發展廠經理黃芑秋說,在行業部門的協助下,企業突破當前發展困境,產品出口順暢。
隨著企業一路壯大,竹農們也將嘗到更多甜頭。贛州市深入貫徹落實“三大戰略、八大行動”,用足用好豐富的竹資源,助力“兩山”雙向轉化,帶動眾多山區人口致富增收,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修竹夾左右,清風來徐徐
春風拂面草木盛、繁花開、清爽怡人。林間民宿、森林公園、康養基地,一道道竹林風景如翠色屏風般延展開來,賞心悅目。
從郁郁蔥蔥、空氣清新的安遠三百山森林公園,到隱匿于竹海之間、棲息于茶山之中的龍南虔心小鎮,再到“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崇義陽嶺萬畝竹海...一曠一幽,令人心馳神往;滿山翠綠,與人心曠神怡;瞬息萬變,使人留連忘返。
“牧心紀山谷宿生態旅游+森林康養+文化交流的模式,越來越得到大家的青睞,慕名而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我們也會逐步完善各大板塊項目,努力打造成省內知名森林康養首選地。”上猶縣牧心紀山谷宿負責人劉慧芳介紹,以《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來命名房間的牧心紀山谷宿,周邊森林面積達35公頃,生態資源得天獨厚、生態文化內涵濃郁,2022年被認定為江西省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著力帶動森林旅游高質量發展。
從竹筍、竹材加工到竹林林下種養,再到依托竹資源開展旅游、康養,竹產業橫跨一二三產,市場空間大,吸納就業能力強,在拉動經濟、擴大就業、提高收入等方面作用顯著。
2022年10月,市政府出臺《關于促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圍繞“提升一產、壯大二產、拓展三產”的發展思路,明確到2025年,撫育改造低產毛竹林30萬畝,改建筍竹兩用林6萬畝,全市竹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10億元,竹林面積穩定在310萬畝以上,建設1個以上千畝竹產業集群園區,培育2家以上竹業國家重點林業龍頭企業、6家以上竹業省級重點林業龍頭企業,實現全市竹產業規模、質量、效益顯著提升。
為實現這一目標,贛州市本級財政統籌安排資金支持竹產業發展,重點扶持材用、筍用、筍材兩用竹林示范基地建設、竹產業園區建設和毛竹精深加工龍頭企業的轉型升級、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等。
竹為基,筑綠色發展之本;竹為題,創富民強市之業;竹為景,建宜居宜游之城。近年來,贛州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加力挖掘竹林這座“綠色寶庫”,點“綠”成“金”,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鄉村振興、百姓增收。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