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變化加劇、自然災害頻發、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將綠色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生活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全球愿景。中國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為應對氣候變化,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理念,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作為重點合作領域,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
竹子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具有重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竹子作為綠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在應對氣候變化、緩解貧困、 修復退化土地等一系列全球挑戰中可發揮獨到作用。中國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深化全球發展倡議合作,發揮竹子在減少塑料污染、代替塑料產品方面的突出優勢和作用,為高能耗、難降解的塑料制品提供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積極貢獻。
一、制定“以竹代塑”支持政策
將“以竹代塑”倡議納入國際、區域以及國家等不同層面的政策體系,與相關國際組織合作,推進“以竹代塑”產品納入塑料替代品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支持、幫助世界各國“以竹代塑”政策的制定與推廣,確定“以竹代塑”的重點行業和產品,為“以竹代塑”的全球化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推進“以竹代塑”科技創新
聯合竹子領域的科學技術力量,深化“以竹代塑”科技合作,創新竹產品代塑的用途、效率及標準化發展,為“以竹代塑”新技術利用、新產品開發創造條件。
三、鼓勵“以竹代塑”科學研究
鼓勵全球科研機構加強“以竹代塑”基礎研究,推動全球竹材利用的科技創新,構建“以竹代塑”材料數據、全生命周期數據庫等重要科學知識體系,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和全球發展政策體系奠定科學理論與數據基礎。
四、促進“以竹代塑”市場推廣
通過在國際、區域和國家不同層面的專家論壇、展覽示范、公共活動等開拓竹制品市場和促進消費,廣泛宣傳竹子應用于建筑、裝飾、家具、造紙、包裝、運輸、食品、紡織、化工、工藝品和一次性使用產品等領域,優先推廣市場潛力大和經濟效益好的“代塑”竹產品。
五、加大“以竹代塑”公共宣傳
結合聯合國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世界林業大會等重要國際會議以及“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重要國際主題日、紀念日等,通過媒體平臺,全方位推廣“竹子作為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的巨大潛力和價值,提高公眾認識。
2022年11月7日
中國·北京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