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各類物品的包裝袋、購物袋、保鮮膜、收納盒、水瓶等等,已經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塑料使用過的造成的污染為問題是全球共同面對的環境問題,且形勢日益嚴峻。
有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塑料制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大部分為一次性塑料制品。而從1950-2017年近70年的時間里,全球累計生產約92億噸塑料,預計到2050年,全球塑料累計產量將增長到340億噸,年塑料廢棄物產生量約為3億噸。
目前,塑料污染問題是僅次于氣候變化的全球第二大環境問題,給全球可持續發展帶來極大挑戰。塑料制品最大的問題之一在于極難降解,其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且回收利用難度大,會給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今年4月21日,我國發布了首個《中國塑料污染治理理念與實踐》國家智庫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塑料污染不僅給我們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也可能會威脅到人類自身的健康。近年來,“微塑料”這個詞條也收到了廣泛關注,有研究指出,一旦微塑料進入人體,則有可能造成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和代謝紊亂等,甚至影響DNA信息的表達和遺傳。
塑料與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緊密度越來越高,減少塑料污染的產生,不僅是在保護環境,更是在保護人類本身。是否有有效產品可以替代塑料制品,這也是相關科研工作者在研究塑料污染治理時的又一方向。
為減少塑料污染,應對氣候變化,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此前,國際竹藤組織就提出“以竹代塑”倡議,并被列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的會議成果清單(第18項)。7月28日,“以竹代塑創新產品研發和應用”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同時進行。此次項目啟動會是落實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成果清單第18項內容的重要舉措。
會上,國際竹藤組織董事會聯合主席及國際竹藤中心首席科學家江澤慧、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黃昳揚等人做了相關講話和報告。竹子是綠色、低碳、速生、易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在全球限塑背景下,為塑料污染問題提供了基于自然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
據了解,此次項目擬開發的“以竹代塑”新產品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即竹質吸管制備關鍵技術研發、竹纏繞復合管加工關鍵技術研發、竹漿模塑包埋盒制造技術研發和以竹代塑新產品性能評價。
在未來,發展塑料循環經濟、開發綠色低碳材料、推廣可降解替代產品等,依舊是全球在塑料污染防治與治理方面繼續前進的目標。此次“以竹代塑創新產品研發和應用”項目的啟動,也正是我國乃至國際上探索塑料污染防治與治理的重要一步!
(文章來源:化工儀器網)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