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穗縣城關三小向陽花教室里,三穗縣竹編工藝制作傳承人楊杜娟和她的助手正耐心細致地給同學們講解和示范竹籃的編織流程。
“每一個方向四根竹絲,然后起頭對應兩根,對不對,然后四周加一圈……”同學們通過編、插、穿等一道道工序,成功掌握了編織竹籃的基本手法。
“我學會了一些六角編法,比如說挑一壓一,人字編法,一些基礎編法,我覺得提升很大,讓我在竹編中認識了更多朋友,而且竹編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使我在生活中多了一份色彩。”黔東南三穗縣第三小學五(3)班學生楊丹說。
三穗竹編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雙減”政策實施以來,三穗縣城關第三小學將“非遺”融入實踐教育中,從去年9月開始,每周五邀請三穗縣竹編工藝制作傳承人走進校園,為孩子們教授極具特色的竹編工藝品制作課。
“希望竹編技藝走進課堂,讓同學們更加了解我們三穗本地的一些傳統文化。在開課的時候,我們也會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設置一些課程,比如說一些竹編的小動物,竹編扇子,竹編的燈,竹編的掛飾,讓他們在編織的過程中,體驗到我們竹編的樂趣,同時也把這種技藝手手相傳下去。”三穗縣竹編工藝制作傳承人楊杜娟說。
通過“非遺”竹編特設課程的僅拓寬了“雙減”背景下學校課后服務特色課程建設渠道,也讓生活在“開設,不竹編文化藝術之鄉”的孩子們真正近距離的感受竹編文化,感受民間傳統技藝的魅力,從而堅定文化自信,培養孩子們傳承文化的使命感。
(文章來源:三穗縣人民政府)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