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經濟網眉山訊(余靜 記者 常堅)近日,記者在眉山市洪雅縣中山鎮漢王社區竹產業園區看到,一片片竹林長勢良好。
“近年來,中央、省、市、縣大力支持竹產業發展,我看到了其中的發展機遇,2019年聯合幾個之前就在銷售竹木的朋友成立了洪雅縣周山竹業專業合作社。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流轉了1300多畝土地用于竹子種植。”該竹產業園區相關負責人劉學兵告訴記者。
竹產業園區
發展產業,道路是一大關鍵。2019年開始,為建好竹產業園區的產業道路,周山竹業專業合作社四處籌集資金修建,但整個園區道路仍未全面打通。今年以來,洪雅縣鄉村振興局在摸排各鎮產業發展狀況時,了解到這一難題,立即組織專人實地調研。經過嚴格報批,該局劃撥項目資金60余萬元,用于該竹產業園區道路建設。
產業道路解決了,產業如何才能良性發展?這一問題又擺在了劉學兵面前。
“我們合作社的幾個股東都有竹片廠,之前和樂山、眉山等地的造紙廠都有合作,銷路倒是不愁。竹子成熟了,直接拉到竹片廠處理成半成品,就能運走銷售。”劉學兵介紹,但竹子的成熟周期一般是5年,而且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一畝竹林的受益只有1000至2000元。
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將收益變大,劉學兵一直在探索:“之前,我自己也種有竹子,還套種了黃柏、白蠟等中藥材,效益還不錯。于是,我就想,在竹產業園區也套種中藥材,發展林下經濟。”
栽種仙草
說干就干,劉學兵在今年又流轉土地500畝。目前,已種下100多畝的仙草。據他介紹,仙草為某涼茶飲料的原料之一,由廣東某公司提供。該公司與周山竹業專業合作社簽訂了收購合同,公司墊資,以5角錢一株的價格向合作社提供仙草苗,約定仙草成熟后全部回收,扣除仙草苗費用后付給合作社報酬。
“我們在新流轉的土地上種好仙草后,還會栽種竹子,并在之前的1300畝竹林里補種仙草。仙草成熟后一年能采摘兩次,一畝收益能達5000元。”劉學兵介紹。
竹產業園區的打造、仙草的種植,不只為該合作社帶來可觀的收益,還增加了當地老百姓的收入。脫貧戶陳朝良便是其中的代表。
今年70歲的陳朝良,自2019年園區打造之初便在此務工,每天能有務工收入100元;此外,他家里8畝多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每年又多了土地租金。“園區離家近,有用工需求,只要我有空便會來做工。我雖然年齡大了干不了重活,但種仙草對我來說還要輕松。”陳朝良告訴記者。
“由公司墊資提供仙草苗并保障收購的模式,鄉親們都比較認可。我們合作社計劃5年內,將竹產業園區面積擴大到1萬畝,并帶動周邊老百姓一起種仙草,讓大家都富起來,助推鄉村振興。”劉學兵表示。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