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愁賣,鄉里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會都會收購的,價格挺不錯。我家60多畝的竹林,年收入有十五六萬元呢。”近日,在慶元縣隆宮鄉隆宮村的春筍收購點,村民吳必榮一邊忙著卸下整車的春筍,一邊笑著對記者說道。
春雷一聲響,春筍冒尖尖。連日來,慶元隆宮鄉的筍市熱鬧非凡,平均一個春筍收購點,一天就能售出近兩萬公斤春筍。當地很多筍農一天就有1000多元收入。
位于浙閩兩省交界處的隆宮鄉是慶元縣毛竹產業發展的起源地,當地有著豐富的毛竹資源,全鄉7.8萬畝林地中有5.3萬畝毛竹林,人均近7畝,85%的農戶從事毛竹及相關產業。近年來,隆宮鄉始終致力于寫好“竹文章”,通過探索竹產業發展之路,不斷做活“綠經濟”。
“我們隆宮鄉的春筍可是一絕!這兩年不僅產量上去了,而且筍也更大更嫩了。守著這片竹山,除去一家人的開銷,年底還有不少富裕呢。”在隆宮鄉,像葉馬周這樣守著竹山致富的村民大有人在,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既然當地有著很長的毛竹種植史,為何這一代的筍農、竹農能致富呢?答案之一就是科學種植。
為幫助當地農戶提升毛竹的產量和品質,同時,提高林地利用率,降低成本,隆宮鄉積極與定點幫扶的科技特派員以及來自浙江省農科院、浙江省林科院等高校的項目服務團隊合作,對種植戶、加工戶進行專題講授。經過幾年的努力,當地毛竹的栽培與技術管理、病蟲害防治、加工工藝流程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每畝竹林的年產量增幅明顯。
同時,科技特派員還積極幫助隆宮竹農發展林下經濟,在竹林里種植中草藥。如今,當地種植林下黃精達3000余畝,這也成為快速提高竹林經營效益的有效途徑。
產量、質量提升了,下一步就是謀劃產業布局。隆宮深知,僅僅靠賣竹筍和毛竹,顯然無法做大做強竹產業。為此,今年年初,當地先后開園了“慶元隆宮毛竹特色產業園”和“雙槍隆宮小微園”,不僅浙閩兩省的竹加工企業紛紛入駐,而且還吸引到了上市企業——浙江雙槍竹木發展有限公司。兩個園區的年產值預計達到2億元。
在龍頭企業的帶領下,當地的竹產業快速轉型升級,種植大戶相繼抱團經營,竹工坊等農家庭院經濟也是發展得風生水起。如今,隆宮已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戶”“合作社(特色產業)+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實現了“企業+基地+農戶”的三位一體利益聯結模式。
“老家的竹產業發展得那么好,本地人不走了,外地人也來求職了。”隆宮鄉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葉海壽介紹,今年春節過后,全鄉已有400多位長年在外的本地青壯年留了下來,同時,還有100多名外省的務工人員來到隆宮的竹加工企業打工。
“相信隨著竹產業的不斷壯大,隆宮百姓的致富路也會越走越寬,好日子節節高。”鄉黨委書記姚德飛介紹,目前,隆宮正在謀劃竹筍產品智慧工廠建設項目,項目計劃投資100余萬元,主要以加工生產筍罐頭、筍干等產品為主。同時,當地還將實施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對5.3萬畝的竹筍種植基地進行撫育,全面推進筍竹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經營,持續提升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致力共同富裕。
【來源:麗水日報】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