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原產中國,主要分布在南方,產量最高省份是四川,重慶,湖南,浙江。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竹林產量由25.1億根增至37.7億根,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7%。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隨著我國竹林面積的不斷擴大,2021年我國竹林產量可達41.0億根,2022年中國竹林產量可達44.2億根。
由于這豐富的竹資源,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利用竹子為原料制作竹制品的習慣,例如,竹籃、竹筷、竹掃帚、竹席、竹床、竹凳、竹椅、竹躺椅、砧板、涼席等等。而伴隨著近幾年竹加工制造產業的發展,以及“以竹代木”、“以竹代塑”盛行,竹制品不僅常見于日常生活中,也在餐飲、紡織、家居以及體育娛樂等領域慢慢實現普及應用,我國的竹制品加工產業正逐步向一個龐大的產業鏈發展。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竹制品加工產業在日常生活用品、工藝美術品、電子科技、體育娛樂等領域對竹資源的開發利用、創作研究及生產方面已經取得國際領先地位,竹制品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
例如,近年來環保性已成為城市居民家居需求的第一大要素,竹家居制品正迎合了這樣的消費理念。我國及東南亞國家出口的竹制家具價格相對低廉,正在成為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消費品之一。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中國竹材銷售額可達420億元。
與此同時,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竹制餐具中,一次性竹制品和筷子占比最大,分別為36%和28%。其次為竹制砧板,占比為11%。
但是,在竹制品加工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問題,如自動化程度較弱,生產線落后;行業尚未形成具有明顯優勢的龍頭企業,生產企業經營規模較小,產品質量參差不一等問題。
那么,針對這些問題,竹制品加工產業要如何解決呢,進而促進竹制品加工產業的發展?
一,竹制品加工企業要堅持“科技創新”的策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竹產品附加值,推動竹制品加工產業鏈條向高端、下游延伸。同時,淘汰落后設備,引進先進設備,提升自動化程度,提高竹制品生產效率。
二,由于竹資源區域分布的不同,不同的區域的竹制品也有著當地獨特的風土文化。因此,當地的竹制品加工企業在開發、設計竹制品時,可以把本土文化融入竹制品加工產業中,并創立自己的品牌,強化品牌意識,推動竹制品加工產業向品牌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三,要加強市場的策劃和營銷。其中,市場的策劃和營銷目的主要在于品牌宣傳及誘發消費者購買欲。因此,竹制品加工企業可通過文字、短視頻等多種廣告形式,將公司名稱、歷史、產品、商標、品牌、產品的特色和功能傳達給大眾認知,特別是在新產品上市前期,用廣告讓公眾知曉產品尤為重要。
四,以竹制品加工產業為主的區域要注重培育龍頭企業,鼓勵大型的竹制品加工企業兼并重組,指導龍頭企業對產業鏈上下游的配套企業進行整合;建立竹產業高新科技示范園區,引進高新企業及高層次人才,打造龍頭企業品牌集群。
竹資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符合我國當前“綠色、低碳、生態”的發展大趨勢和市場需求。竹制品產業符合環境友好、低碳降耗的理念,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當前,我國竹制品產業已經具有很大的規模,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竹制品市場規模為338.94億元,2021年市場規模可達379.51億元左右。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