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十大竹子之鄉之一的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滿山青翠,竹林一望無際。
廣寧縣古水鎮林農曾森嬌和鄉親們在自家18畝林地中勞作,一根根青皮竹隨著咔咔聲被砍倒。“竹林吸引游客觀光,竹子可以做成生活用品,筍和竹蟲都是美味。”曾森嬌說,竹子是他們的致富依靠。
圍繞青皮竹,廣寧先后建成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國家林草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廣寧竹子試驗示范基地、繁育培育基地、加工利用基地,國際林業科技培訓中心廣寧基地,林農因竹而富、企業因竹而強、生態因竹而美。
廣寧有2000多年的竹子栽培和利用歷史,自古就有“山凹幾頃種箐篁,抵得東田百畝糧”的說法。
“只要根沒有被破壞,竹子越砍越茂盛。”曾森嬌說,“3年間伐一次,青皮竹能永續利用。”
在長竹筍不能砍竹的3-6月,曾森嬌和林農們還能抓竹蟲。2021年,她忙碌一星期抓了幾斤竹蟲,以每斤180元的價格賣給了酒店。
秋冬時節,林農開始砍竹子。2021年,茶桿竹收購價約每噸830元,細的茶桿竹能賣到每噸1500元;青皮竹收購價每噸550元。曾森嬌家18畝竹子能帶來1萬多元的收入。
50萬人口的廣寧,從竹業發展中直接受益的林農就有近10萬人。
廣寧縣林業局副局長陳麗金介紹,廣寧竹林面積約108萬畝、竹種達128種,是全球青皮竹中心產區,有竹子加工企業360多家。2020年,全縣產原竹60萬噸,加工原竹40萬噸,竹產業總產值達33.26億元。
走進古水鎮昌隆竹制品廠,約200名員工正在對竹子初加工,裁剪、破開、篩選、壓直,直至做成竹簽。負責人程梅珍介紹說:“竹廠從1983年開始經營,主要做燒烤竹簽、燒香竹芯。”
在廠房一角,工人將竹糠加入黏合劑,生產出環保生物質燃料。程梅珍介紹,“以前竹糠以每噸230元的低價賣給附近企業,加工成環保生物質燃料后,每噸有250-300元利潤。”如今,程梅珍的環保生物質燃料暢銷全國。
廣東裕豐竹纖維有限公司建立了示范生產研發基地,用竹原纖維生產的輕量復合材料可以減輕車身重量、降低油耗和廢氣排放,增加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項目首期投產后,預期年收入可達6000萬元。
陳麗金介紹,為促進竹資源一體化、規模化利用,廣寧還在賓亨鎮規劃建設占地1833畝的竹子產業園區。
疑是人間仙境在,半江瑟瑟半江朦。
深冬的清晨,廣寧竹海大觀旅游景區內霧色朦朧,宛如仙境。游人可徜徉竹海幽林,漫步翡翠長廊,泛舟淼淼綏江。2020年,廣寧建成全國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
竹海大觀負責人盧禮儀介紹說:“景區從世界各地引種了100多種竹子,形成1.2公里長的萬竹碧道。在800多平方米的竹生態藝術館,竹椅、竹籃等竹制品一應俱全,還有手工藝人現場制作。”
陳麗金介紹,廣寧先后開發建設了竹文化博物館、碧翠湖竹種園、寶錠山旅游度假區、竹海大觀等旅游景區。
未來3年,廣寧將實施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進一步鞏固提升現有竹林資源,建設5000畝竹子產業園區,重點發展竹食品、竹纖維加工利用、竹康養旅游、竹編燈飾等產業。
2020年,廣東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8212億元,其中林下經濟發展面積1987.5萬畝、產值448.1億元。到“十四五”期末,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將力爭超過1萬億元,油茶、竹、中藥材是重點抓好的三大特色優勢產業。屆時,廣東林業一、二、三產業比例將由2019年的13∶65∶22調整到15∶53∶32。(黎明)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