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竹資源豐富 竹產業蓬勃發展
湖南是竹資源大省,竹類品種約占全國三分之一,2019年,全省竹林面積達1639萬畝,立竹株數33.35億根,居全國第二。
全省10萬畝以上的竹資源縣有53個,40萬畝以上的竹資源重點縣10個,桃江縣、綏寧縣、安化縣、桃源縣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中國竹子之鄉”,炎陵縣、耒陽市被評為“中國特色竹子之鄉”。
近10年來,湖南省竹產業產值從2009年的僅80多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23億元,保持著年均兩位數的增幅,形成了20多個大類、1500多個規格品種的竹產業加工體系,部分產品引領全國市場,例如,竹涼席全國市場占有率約45%,重組竹材全國市場占有率約30%,竹滑板全國市場占有率達40%,一次性竹筷、竹西餐具、竹工藝品等遠銷東南亞和歐美20多個國家,年出口額約4億美元。
此外,全省還大力開發森林+竹林旅游(康養)產業,有7個市州的18個森林公園依托竹林資源發展森林旅游,大力開展以竹為主題文化的森林旅游活動,吸引了八方來客,年接待游客130多萬人次。桃花江竹海、赫山區百竹園、蔡倫竹海、南岳竹海已頗具名氣。
竹產業帶動脫貧效益顯著
當前,湖南省竹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2018年,湖南省林業局組織編制了《湖南省竹木千億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進一步明確竹業發展目標任務,優化產業布局、打造產品品牌、加強政策引導,確定了符合湖南竹產業發展實情的“強二促一帶三”發展模式。
竹產業發展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社會效益顯著。竹產業發展符合黨中央“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總要求,在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大顯身手。經調查,規范經營一畝竹林可產大徑竹50-100根,可產鮮筍(春筍)1000-2000斤左右,每畝竹林可直接實現經濟收入高達3000元,如果林農再就近到附近的竹加工企業務工,可獲得年勞務報酬3萬元以上,竹產業促進林農就業增收成效明顯。
桃江縣將竹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打造富民強縣主導產業,相關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全縣竹農增收3.5億元。綏寧縣大力發展竹加工業,竹加工產值達17億元,受益人口超過10萬人,帶動貧困人口2.5萬人脫貧致富。桂東縣眾意楠竹加工項目(戶外重組竹材制造)實現年產值5000余萬元,帶動2731戶貧困戶穩定脫貧。
打造“全竹產業鏈” 建立“瀟湘竹品”公共品牌
湖南省竹產業協會是由省內從事竹產業研究開發利用的企事業單位及在本領域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學者自愿結成的全省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是促進竹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為促進竹產業品牌建設,推動整個竹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協會將致力打造“瀟湘竹品”公共品牌,積極宣傳推介湖南省竹產品。
湖南省竹產業協會將做好調研,了解掌握竹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同時積極搭建產學研橋梁,促進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并開展學術交流、科研合作、技術服務、業務咨詢和技術培訓。探索竹產業資源高效利用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技術與新方案,創新發展 “全竹利用”和“全竹產業鏈” 的理念與機制,促進竹資源高產培育和充分開發利用,為提高全省竹產業科技水平作出重要貢獻。
(文章來源:紅網)
cbia@cbiachina.com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