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實施《竹纏繞復合管》國家標準:
一、標準制定的背景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水利、交通、住宅等建設工程對管道需求日益增加,管道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目前,我國用于生產壓力管道的原材料主要為金屬、鋼筋混凝土和塑料等,這些材料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且在生產加工管道過程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等問題。我國竹子資源豐富,竹材具有天然、可再生、縱向拉伸性能高、柔韌性好等特點。竹纏繞復合管是以竹材為基體材料,以熱固性樹脂為膠黏劑,采用纏繞工藝制成的管。
由于竹纏繞復合管是生物基管道,需要從原材料選擇、成品檢驗等多個環節做好質量控制。為提升竹纏繞復合管產品性能品質、增強產業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2017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了《竹纏繞復合管》國家標準制定計劃,組織開展了標準的研制。
二、標準實施的意義
《竹纏繞復合管》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具有以下重要意義:一是有利于發揮我國竹材資源優勢,提高竹材資源的利用效率。二是促進竹纏繞復合管企業采用先進技術,改進生產工藝,對生產過程進行質量管控,提高竹纏繞復合管產品質量。三是有利于規范竹纏繞復合管生產行業,為產品質量監督提供依據。三是有利于促進管道行業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在節能減排、固碳儲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三、標準的主要內容
《竹纏繞復合管》國家標準共分10部分,主要內容包括:竹纏繞復合管及管件的術語和定義、分類和標記、技術要求、管及管件外觀尺寸要求、原材料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一)規定了竹纏繞復合管有關概念和內涵。標準給出了竹纏繞復合管、環剛度、內襯層、結構層、竹篾等術語定義。
(二)對竹纏繞復合管進行分類。具體按產品用途、公稱內徑、壓力等級、環剛度等級進行分類,如按產品用途分為非飲用水類別和飲用水類別,產品的公稱內徑為150 mm~3000 mm,壓力等級不大于1.6 MPa,環剛度等級為5000 N/m2~20000 N/m2。
(三)對竹纏繞復合管的原材料進行規定。主要有竹材料、樹脂、竹纖維無紡布、網格布等。
(四)對竹纏繞復合管技術要求進行規定。包括外觀質量、尺寸、內襯層樹脂不可溶分含量、力學性能、表面吸水率、燃燒性能、導熱系數、衛生指標、邵氏硬度、冷熱交變等方面。其中,燃燒性能應達到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的B1(B)等級,衛生性能應符合GB/T 17219的要求。
(五)規定了竹纏繞復合管成品的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準對外觀、尺寸(內徑、長度、管端面垂直度、管口圓度)、力學性能(環剛度、抗外壓形變性能、環向拉伸強力、軸向拉伸強力、水壓滲漏、撓曲性、環向彎曲強度)、表面吸水率、燃燒等級、導熱系數、衛生指標、邵氏硬度、冷熱交變的檢測方法進行規定。其中,燃燒等級按GB/T 8626的規定進行,單體燃燒熱值按GB/T 20284的規定進行,邵氏硬度按GB/T 531.1的規定進行。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