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芳菲春日到斑斕金秋,歷時5個多月的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于10月9日在延慶圓滿落下帷幕。本屆世園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精彩紛呈、成果豐碩。全球86個國家、24個國際組織、120多個非官方參展者方積極參與,共同打造了歷史上參展方最多、展現內容最全、展示效果最好、辦會影響最廣的一次全球性園藝盛會。
△鳥瞰國際竹藤組織園
國際竹藤組織(INBAR)作為24個參展國際組織之一,以師法自然的設計理念、低碳環保的建筑用材、創新薈萃的竹藤展品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贏得了廣大游客和北京世園會組委會的一致好評,成為本屆世園會的明星展園和打卡勝地,并最終榮獲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組委會大獎。
原竹結構場館驚艷四方
國際竹藤組織園的展館設計獨具匠心、十分新穎,用材用料也很考究、綠色環保。
△“竹之眼”主展館
使用無人機航拍世園會的攝影師總喜歡給國旗行注目禮的“雙眼皮建筑”一個特寫。這個“雙眼皮建筑”就是國際竹藤組織園主展館,位于北京世園會園區的中心區域,緊鄰國際館。國際竹藤組織園主展館由中意建筑設計師聯合設計完成,從現代藝術和自然之美中汲取靈感,將空間隱藏于竹拱撐起的綠色花園之中,花園綠地沿拱腳向屋頂蔓延,建筑、竹構、景觀渾然一體,在大地上形成一個靈動的明眸,被稱為北京世園會的“竹之眼”。“竹之眼”展館主體部分采用5000多根毛竹搭建而成,單拱跨度達到32米,是目前中國北方地區建造的跨度最大的原竹結構場館。國際竹藤中心竹藤生物質新材料研究團隊和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研究員團隊為建造“竹之眼”提供了技術支撐,國際竹藤中心主持完成的“圓竹結構應用技術研究”科技成果在“竹之眼”得到完美應用。
與“竹之眼”同期落成的,還有一座高7米的圓柱形戶外生態裝置——“編竹聽風”空氣樹和一座“人”字形簡易涼亭,主要用材也是原竹。作為本次世園會國際竹藤組織園的配套活動,國際竹藤組織組織舉辦了一場面向全球高校學生的竹建筑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在世園會期間成功舉辦。4個大賽獲獎作品在國際竹藤組織園進行了實體搭建。國際竹藤組織園成了竹建筑的聚集地,6座竹建筑在這里集體盛放。業內人士評價說,國際竹藤組織園是本次北京世園會低碳建筑的典范,也是對北京世園會主題“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的最好詮釋。
精彩活動展示多元文化
北京世園會是一場文明互鑒的綠色盛會,100余場國家日和榮譽日、3000多場民族民間文化活動,促進了各國文明交流、民心相通和綠色合作。國際竹藤組織園自開園以來,聯合盧旺達、牙買加、喀麥隆、菲律賓等成員國,法國、荷蘭、英國、加蓬等非成員國,和其他國際、國內合作伙伴舉辦承辦了30多場精彩有料的公共活動,在弘揚竹藤文化,展現竹藤魅力的同時,促進了國際竹藤組織成員國之間、成員國和非成員國之間,以及不同國際組織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5月16日,是值得銘記和令人難忘的一天——國際竹藤組織園高朋滿座。北京世園會國際竹藤組織榮譽日活動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張梅穎、王志珍,國際竹藤組織董事會聯合主席江澤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國際竹藤組織理事會主席國厄瓜多爾駐華大使卡洛斯·拉雷亞等40多位駐華使節和夫人,以及中國政府有關部委代表、國際竹藤組織園合作伙伴代表等500余位嘉賓參加榮譽日活動。榮譽日當天,國際竹藤組織舉行了升旗儀式、竹藤和花卉航天育種儀式、“綠竹神氣”主題文藝演出,歡樂氛圍縈繞了整個園區。
榮譽日開啟了國際竹藤組織園活動大幕,國際竹藤組織園為世園會游客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
“盧旺達文化和旅游嘉年華”活動為世園會游客帶來了具有濃郁非洲風情的文化盛宴;“加勒比文化和電影展”活動通過電影和圖片展覽,向世園會游客展示加勒比地區獨特的自然風貌和優秀傳統文化;“斯里蘭卡手工藝術推介日”活動通過展覽演示木雕面具、蠟染畫、蠟染服裝等充滿民族色彩的各類手工藝品,向人們展示斯里蘭卡獨特的傳統手工藝術魅力。還有“竹藤之祝”菲律賓文化節、“加蓬國家日”活動、“絲竹之音”傳統民樂音樂會,以及以“生態眉山、文化眉山、活力眉山”為主題的“眉山周”活動、以“踐行兩山理念,建設最美縣域”為主題的“安吉日”活動、以“低碳行動,保衛藍天”為主題的2019年低碳日北京主題宣傳活動…… 每一場活動都十分精彩,每一場活動都讓人流連忘返。
北京世園會是一場創新薈萃的科技盛會,世界園藝前沿技術成果悉數登臺,展現了綠色科技應用的美好前景。世園會期間,國際竹藤組織園舉辦承辦了一系列專業性強、啟迪思考的學術活動,為世園會搭建了一個政策對話、技術創新、產業合作、知識分享的寶貴平臺。荷蘭攜手國際竹藤組織園舉辦了“可持續園藝產品供應鏈管理”研討會和“海綿城市——為水資源敏感城市尋求適應氣候變化影響的戰略”研討會;法國攜手國際竹藤組織園舉辦了“生物多樣性——一項共同的挑戰”研討會;英國在國際竹藤組織園舉行了“促進商務合作”專題論壇。此外,作為2019年北京國際設計周延慶分會場,國際竹藤組織園攜手清庭設計中心舉辦了“可造之才”專題論壇,倡導通過竹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促進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未完待續)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