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由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國際竹藤中心等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集群品牌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國家相關政府部門領導、行業協會領導專家、權威專家學者、行業龍頭企業高管等200多人出席并圍繞“培育優勢產業品牌集群,打造國際知名集群品牌”的論壇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國際竹藤組織(INBAR)董事會聯合主席、國際標準化組織竹藤技術委員會(ISO/TC 296)技術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竹藤品牌集群主席、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江澤慧為論壇致辭,以下是致辭全文。
江澤慧
國際竹藤組織(INBAR)董事會聯合主席、國際標準化組織竹藤技術委員會(ISO/TC 296)技術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竹藤品牌集群主席、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
——在第二屆中國集群品牌論壇上的講話
尊敬的劉平均理事長,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
在全國各族人民喜迎共和國七十華誕之際,第二屆中國集群品牌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辦。在此,我很高興地代表“中國竹藤品牌集群”、國際竹藤中心和國際竹藤組織,向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及各主辦單位卓有成效的籌辦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屆論壇聚焦“培育優勢產業品牌集群,打造國際知名集群品牌”,這一主題很好的貫徹和落實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強我國品牌建設的指示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個轉變”的重要思想保持了高度一致。借助論壇這一重要平臺,國家相關部門領導、行業協會領導、權威專家學者和各個行業中的優秀企業共聚一堂,共同探尋“產業大升級”下產業集群和集群品牌的發展機遇與趨勢,必將有力推動我國的優勢產業形成品牌集群,發揮集群合力,形成高質量的、有國際知名度的集群品牌,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市場競爭,并作為中國國家形象的代表,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服務世界。
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的精準定位和正確指引下,各行業品牌集群逐步得以建立并日漸發揮出獨特作用。集群品牌的培育壯大,不僅需各集群品牌之間通力合作,齊頭并進,還需以市場為導向,對集群品牌的發展進行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不僅需要在專注國內,借多方力量提升集群品牌效益、擴大集群品牌影響力,還需要放眼世界,攜手合作,拓展國際市場空間,共同樹立中國品牌的國際話語權。面對中國品牌發展的新形勢、新階段、新使命,為強化產業集群品牌的培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利用今天這個機會,我提出三點倡議:
一是必須更新觀念來強化“品牌興企”意識。當今世界,企業的競爭,可以說就是品牌的競爭。品牌是凝聚著標準專利、質量管理、技術創新和企業文化等多種元素、多種關系、多種效益的聚合體,是企業參與競爭的無形資本和制勝法寶。品牌的美譽度和知名度的不斷提升,又推動著企業向更高層次的發展。特別是,企業需讓“品牌興企”的意識扎根于每一位員工心中,貫穿于每一道生產工序中,滲透到每一個價值創造的環節中,為品牌的建設和發展夯實基礎、注入動力。對單個企業是這樣,對產業集群品牌的培育和建設也一樣,并且更需要集群企業樹立起“品牌興業”的意識,凝聚共識和力量,協同打造集群品牌。
二是必須依托創新來提升品牌溢價能力。創新是品牌發展和提升品牌溢價的源動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在快步跨入5G時代的今天,普適性和同質化的產品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者千差萬別的消費需求,企業唯有通過創新,不斷更新技術和產品,走差異化道路,拓展品牌空間,提升品牌溢價能力,才能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占據主動。歷史發展已充分證明,華為公司的品牌故事也生動的告訴我們,核心技術不可能從別人那里買到,核心競爭力也不可能從外部得到,集群企業只有勇于自主創新、善于創新并持續創新,才能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才能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才能推動整個產業和集群品牌走向世界,享譽世界,引領世界。
三是必須用最優品質來夯實品牌基石。產品品質是品牌的靈魂,也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注重品質的集群品牌建設,需要久久為功,集群企業要有長遠規劃,要研究消費需求和市場趨勢,不僅研究國內市場,還要有國際眼光,面向未來,并不斷創新。集群所屬企業只有深入踐行工匠精神,不斷強化和完善產品品質,并務實做好品牌標準、品牌培育和品牌評價工作,方能打造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品牌,最終助力中國經濟整體提質增效,助力中國經濟在風起云涌的世界經濟大變局中揚帆遠航。
女士們、先生們,
黨的十九大繪制的宏偉藍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指明了方向,也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并將對世界格局產生積極影響,為中國迎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在即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之際,愿我們的品牌建設事業為中國繁榮昌盛增添華彩。
最后,預祝第二屆中國集群品牌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