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國際竹藤組織與清庭設計中心聯合主辦的“可造之才”專題論壇在北京世園會國際竹藤組織展園舉辦。本次活動是北京世園會國際竹藤組織園的系列活動之一,也是2019年北京國際設計周延慶分會場的主要活動,旨在倡導通過竹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促進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發展。
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王春城、中國竹產業協會會長、國際竹藤中心常務副主任費本華、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兼策劃總監曾輝、清庭設計中心創始人兼創意總監石大宇、中國竹產業協會副會長長李智勇等出席活動?;顒娱_幕式由國際竹藤組織副總干事陸文明主持。
陸文明主持開幕式
王春城致辭
曾輝致辭
李智勇主持專題論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選擇“919”舉辦,寓意“救一救地球”。在全球變暖加劇、不可降解垃圾重創生態系統的現狀之下,多國實施嚴格“禁塑令”,采取垃圾分類措施,積極尋找環保新材料。竹以其渾然天成、可降解、無污染的特質,廣受人們青睞。以竹為主材的復合材料,代表著綠色發展的新未來,日益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國際竹藤組織東非區域辦事處協調員傅金和應邀參加專題論壇,并與曾輝、費本華、石大宇、湖南竹海炭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超等共同探索竹材獨特潛能。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竹材作為一種低碳環保、賦能未來的“可造之材”,在新材料研發、新設計應用、新產業發展方面,在幫助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全球挑戰,傳承文化、實現詩意棲居中,具有獨特價值和巨大潛力。
活動現場,著名中阮演奏家馮滿天演奏了他創作的新曲《頌竹》;石大宇再顯“開物”之智,推出運用竹新材料的原創作品《椅若即》《椅若墨》。
北京國際設計周始于2009年,是北京首都的每年一度的國際性文化活動,由中國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長期聯合舉辦,覆蓋京津冀地區。北京世園會國際竹藤組織園是本年度國際設計周唯一獲批的延慶分會場。
建筑用材低碳環保是國際竹藤組織園的突出特點,舉辦活動豐富多彩是國際竹藤組織園的最大看點。國際竹藤組織園“竹之眼”展館以創新科技構筑圓竹拱結構,采用5000多根毛竹搭建而成,充分體現了低碳環保的綠色發展理念。自開園以來,國際竹藤組織園舉辦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公共活動,成為北京世園會的打卡圣地。
圖片丨王旭東 汪家京 經典無限 文字丨王旭東
編輯丨王旭東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