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問題威脅人類健康,需要徹底解決,這已成為人類共識。
在近日召開的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上,國際竹藤組織提出“以竹代塑”的倡議被列入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成果清單,并將由中國和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減少塑料污染,應對氣候變化。
塑料垃圾回收率不足10%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評估報告,在全世界生產出總計92億噸塑料制品中,約有70億噸成為塑料垃圾,而這些塑料垃圾的回收率不足10%。
塑料垃圾不僅對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危害,而且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行動措施和替代產品,人類的生產生活安全將受到極大威脅。
減少塑料污染,迫在眉睫。國際社會相繼出臺相關禁限塑政策,提出禁塑限塑時間表:中國于2020年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鼓勵減少塑料消費,推廣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制品,并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歐盟于2021年啟動實施全面禁塑法令;東盟發布了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的區域行動計劃。截至目前,已有140多個國家明確制定或發布相關禁塑限塑政策。
此外,還有許多國際公約和國際組織也在采取行動,支持國際社會減少和淘汰塑料制品,鼓勵發展替代品,調整產業及貿易政策等來減少塑料污染。
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
竹子有哪些優勢?“以竹代塑”理念為何深入人心?
竹子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研究顯示,竹子的最高生長速度是每24小時可長1.21米,2—3個月即可完成高生長和粗生長。竹子成熟快,3—5年即可成林,且年年出筍長新竹,產量高,一次造林,可永續利用。竹子分布廣泛,資源規模可觀。全球已知竹類植物1642種,39個國家竹林面積總計5000萬公頃以上,年產竹材超過6億噸。其中,中國有竹類植物800多種,竹林面積641萬公頃。
竹材用途廣泛,可實現全竹利用,幾乎沒有廢料。竹產品多元豐富,目前已開發的竹產品種類超過1萬種,涉及衣、食、住、行等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刀叉勺、吸管、杯子和盤子等一次性餐具,到家居耐用品,再到工業領域如冷卻塔竹格填料、竹纏繞管廊等工業產品,竹制品在很多領域都可以替代塑料產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竹制品在整個生命周期都保持低碳水平甚至負碳足跡。從碳匯過程來看,竹產品與塑料產品相比,碳足跡為負值。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更好地保護環境,保護人類健康。
從源頭減塑,竹子或為天選之材
尋找塑料替代品是減少塑料使用、減輕塑料污染,從源頭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而竹子或為天選之材。
竹材是塑料的最佳替代品。作為綠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竹子在應對全球禁塑、限塑、低碳、綠色發展領域大有可為。
此次國際竹藤組織提出的“以竹代塑”倡議得到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作為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的成果之一,被納入到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具體行動中。
事實上,在這之前,國際竹藤組織一直在為推廣“以竹代塑”不懈努力。2019年12月,在第二十五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舉辦“以竹代塑應對氣候變化”邊會,探討竹子在解決全球塑料問題、減少污染排放方面的潛力和前景。2020年12月,參加博鰲國際禁塑產業論壇,組織“以竹代塑”展覽,為全球禁塑限塑議題推介竹子解決方案。2021年9月,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搭建竹藤特展,展示竹子在減塑消費和綠色發展中的廣泛應用。2022年6月,開展竹吸管、小徑竹纏繞管和竹漿模塑包埋盒研究……這一系列行動不僅展示竹子在減塑和代塑方面的重要作用,還大大提高了國際竹藤組織成員國和國際社會對“以竹代塑”巨大潛力的認識和關注。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隨著竹材利用的科技創新,竹子的應用將更加廣泛,代替塑料的領域也越來越廣,在生產生活、各行各業的賦能也將越來越強。
(文章來源:科普時報)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