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產業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前景廣闊的綠色朝陽產業、富民產業,竹材在建筑、裝飾、家居、水利、市政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形成了重組竹、竹家具、竹編工藝品、竹纖維制品、竹炭制品等100多個系列上萬個品種。根據中國竹產業協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竹產業產值已突破3200億元,竹家具、竹建材、竹工藝品、竹纖維制品、竹筍、竹漿紙等產品因其綠色、健康、環保,深受大家喜愛,豐富了人們的美好生活。我國長期以來的生活用品都是以木質為主,消費者對竹產品了解不夠,尤其是北方缺乏竹資源的地方,人們對竹子的認識大多僅存在古代詩詞中,導致竹產品市場競爭力低,發展難度大。除此之外,由于竹子壁薄中空、直徑小的特性,尖削度大、結構不均勻等問題無法解決,嚴重制約了竹材工業化利用水平。竹子是天然生長的有機生物體,含有較多的淀粉、糖類和蛋白質等物質,若不經處理,極易導致霉爛、蟲蛀、腐朽、開裂和變色,使竹產品的耐久性和觀賞性大大降低,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竹材資源,多年來我國開展了較為系統的竹材性質研究。2006年,以國際竹藤中心等為主要完成單位,江澤慧教授、張齊生院士等人完成的《竹質工程材料制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科研項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項目前后經歷十年的時間,通過“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解決了竹材大規模工業化利用瓶頸問題,攻克了高性能、高附加值竹質工程材料制造技術的一系列難題,取得了“建筑結構及墻體用竹板材和型材制造技術”、“無甲醛竹材集成材膠合工藝技術”等研究成果16項,使我國的竹材加工水平躍上了新的臺階。隨著竹材工業化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在竹材工業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刨切微薄竹生產、高性能竹基纖維復合材料制造、竹材展平、竹材弧形重組、竹材化學加工利用等技術日趨成熟。研究人員先后開發了竹膠合板、竹刨花板、竹層積材、竹集成材、竹重組材、竹展平板、竹纏繞復合壓力管等一代又一代的竹材新產品。特別是竹材展平技術的研發,使竹材最大程度的保持了竹子原有的特性和紋理,簡化了生產工藝,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和施膠量,提高竹材利用率和附加值。我國竹材加工利用水平穩居世界首位,但是竹材在發展過程中尚有許多問題:1.我國竹林資源豐富,但是大量的竹材未得到有效采伐,導致立地條件變差、土壤肥力衰退、竹林產量不穩、質量下降;2.由于竹材本身的特性,竹材出材率雖有所提升,但是整體資源綜合利用率差,竹材加工剩余物綜合利用率低,資源浪費嚴重;3.竹材加工設備落后,除少數大中型竹材加工企業加工設備配套完善,大多數企業加工設備落后,自動化水平低,加工過程仍以人工為主,導致成本過高,市場競爭力低;4.竹材及竹產品存在腐蝕、霉變、蟲蛀和變形問題,降低了竹材的應用價值,防霉防腐防蛀技術仍亟需進一步加強。竹材在建筑、家居、交通、日用品和纖維化利用等領域具備廣泛應用和潛在發展價值,我認為未來竹材的發展需要遵循竹材的原態倉儲和弧形材天然利用的發展理念。一是要建立竹材倉儲體系,對竹林中的成熟竹材及時采伐,有效利用,多余竹材實時倉儲,減少資源浪費,保障我國木材安全。二是要發展天然竹材的結構以及原料的原態利用,竹材有很好的力學結構,像“以弧用弧”的用材觀念既保留了原料天然的材性,又減少了用膠量,今后可望發展為“主打材”。